來源:博潤視動 編輯:博潤視動 發布時間:2021-04-10
截至今日,2021年使用EyeLink眼動儀中國學者已發表的文章(部分),涉及多個領域以及使用多種技術手段。
關鍵詞:EyeLink眼動儀、漢語格式閱讀、TDCS/TMS、點探測、焦慮癥、維吾爾族的眼動加工機制
1. The Trade-Off Between Format Familiarity and Word-Segmentation Facilitation in Chinese Reading
漢語閱讀中格式熟悉與分詞促進的權衡
作者:Mingjing Chen and Xuejun Bai(白學軍)
單位:天津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期刊:Frontiers in psychology
時間:2021.1.28
實驗設計與材料
實驗設計為單因素(分詞)被試內設計,包括四個條件:
(1)不間隔格式: 漢語默認格式,句子中沒有空格;
(2)字間隔格式: 句子中相鄰字符之間的空格;
(3)字間隔格式: 句子中字之間的空格;
(4)非字間隔格式: 句子之間隨機插入空格,將相鄰字變為非字。
實驗儀器:
實驗使用 EyeLink 1000記錄了右眼的運動,采樣率為1000赫茲,準確率為0.5 ° 視角。我們將19英寸的戴爾顯示器上顯示的刺激信號的分辨率調整為1024 × 768。在實驗中,參與者與屏幕保持70厘米的距離。這些字符的大小為25 × 25像素,視角為0.80 ° ,并以宋字體的句子顯示。
實驗結果(部分):
參考文獻:
Chen, Mingjing, Yongsheng Wang, Bingjie Zhao, Xin Li, and Xuejun Bai 2021The Trade-Off Between Format Familiarity and Word-Segmentation Facilitation in Chinese Reading.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Frontiers Media SA. http://dx.doi.org/10.3389/fpsyg.2021.602931.
2.The role of frontal pursuit area in interaction between smooth pursuit eye movements and attention: A TMS study
前額追蹤區在平滑追蹤眼動與注意相互中的作用: TMS研究
作者:Zhenlan Jin and Ling Li
單位: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期刊:Journal of Vision
時間:2021年3月
注意和平滑追蹤眼球運動之間的緊密耦合關系已經被廣泛確立,額前區是注意和眼球運動的關鍵區域。前額追蹤區(FPA)是 FEF 的一個子區域,是追蹤的神經回路的一部分,在這里,我們直接檢查了 FPA 在追蹤和注意之間的相互中的作用。為此,我們采用了一種雙任務模式,將一個需要注意力的任務整合到追蹤目標中,然后使用TMS刺激中斷 FPA。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進行一個包含字母的運動圓圈,這個圓圈每100毫秒變換一次,并報告在試驗中是否出現“ h”(低注意力負荷)或“ h”、“ s”或“ l”(高注意力負荷)。正如預期的那樣,增加注意力負荷會降低字母檢測的準確性。任務之間的注意力分配有控制權。
實驗儀器:
使用PsychToolbox-3并以60hz 的刷新率顯示在1024 × 768像素的顯示器上。眼球的水平和垂直運動都是由 EyeLink 1000系統(SR Research)以2000Hz的采樣率記錄的,并結合TMS刺激儀進行實驗。
實驗結果(部分):
眼球速度增加與前后測TMS隨時間變化的關系
參考文獻:
Zhenlan Jin, Ruie Gou, Junjun Zhang, Ling Li; The role of frontal pursuit area in interaction between smooth pursuit eye movements and attention: A TMS study. Journal of Vision 2021;21(3):11. doi: https://doi.org/10.1167/jov.21.3.11.
3. Offline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improves the ability to perceive crowded targets
離線經顱直流電刺激提高了對密集目標的感知能力
作者:Guanpeng Chen and Fang Fang(方方)
單位: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和行為與心理健康北京重點實驗室
期刊:Journal of Vision
時間:2021.3
摘要:
鄰近側翼對外圍目標識別的有害影響稱為視覺擁擠。研究視覺擁擠可以提高我們對視覺意識和物體識別機制的認識。緩解視覺擁擠是改善外圍視覺的主要途徑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討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在不同視覺偏向和不同視覺任務下是否能緩解視覺擁擠。在目前的單盲假對照研究中,受試者被要求在視覺刺激對側大腦半球視覺皮層或同側大腦半球視覺皮層施加20min 的2mA穴位經顱電刺激前后,執行一個方向辨別任務或一個字母識別任務。對側經顱直流電刺激顯著減輕了兩種不同偏心狀態下的方向擁擠效應和字母擁擠效應。這種緩解在假刺激或同側刺激后不存在,并且不能完全用孤立目標的性能改善來解釋。這些發現表明,離線經顱直流電刺激能有效緩解不同視覺特性和任務之間的視覺擁擠,因此為在擁擠的場景中快速提高空間視覺提供了一種有希望的方法。
實驗儀器:
觀看距離為70厘米,使用頭部和下巴支架來穩定受試者的頭部位置。受試者被要求保持對顯示器中心的黑點的注視,在實驗期間,通過EyeLink 1000 Plus眼動儀進行監視采集眼動數據。被試在各種實驗和刺激條件下都能很好地保持他們的注視。
參考文獻:
Guanpeng Chen, Ziyun Zhu, Qing He, Fang Fang; Offline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improves the ability to perceive crowded targets. Journal of Vision 2021;21(2):1. doi: https://doi.org/10.1167/jov.21.2.1.
4.Using eye movements in the dot-probe paradigm to investigate attention bias in illness anxiety disorder
作者:Yan-Bo Zhang and Zhan-Jiang Li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與國家精神障礙臨床研究中心
期刊:World J Psychiatry.
時間:2021.3.19
方法
結果
網絡成癮組的擁有屬性在對疾病相關的圖片進行初始定向時存在回避偏向。網絡成癮在早期存在注意偏向,總體上存在注意回避現象。此外,本研究還發現有明顯焦慮癥狀的患者在注意加工的后期表現出注意偏向。
參考文獻:
Zhang, Y. B., Wang, P. C., Ma, Y., Yang, X. Y., Meng, F. Q., Broadley, S. A., Sun, J., & Li, Z. J. (2021). Using eye movements in the dot-probe paradigm to investigate attention bias in illness anxiety disorder.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11(3), 73–86. https://doi.org/10.5498/wjp.v11.i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