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越來越多的眼動研究中,人類被試是主要的研究對象,在動物被試中,我們同樣也能應用EyeLink眼動儀來進行動物的眼動追蹤過程,來揭示不一樣的認知過程。 本次介紹的動物被試包括:猴子、狗、老鼠。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使用眼動追蹤技術的研究在數量和種類上都有了顯著的增長。使用EyeLink眼動儀的文章已達9000+以上的數量。 圖中顯示了過去的20多年使用EyeLink眼動儀發表的文獻增長,也突出說明了眼動儀這一領域的迅速發展 ,EyeLink眼動儀有完整的硬件和軟件部分,尤其是優秀的硬件和出色的實驗軟件,極大的方便了專家和新手用戶的眼動跟蹤研究活動。眼動追蹤已成為認知神經科學中的一種常用方法,并且在心理學、經濟學、翻譯學、閱讀、二語習得等研究領域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今天,我們涉及數據質量的硬件參數,它也決定著如何選擇最佳的眼動儀工具。
截至今日,2021年使用EyeLink眼動儀中國學者已發表的文章(部分),涉及多個領域以及使用多種技術手段。 關鍵詞:EyeLink眼動儀、漢語格式閱讀、TDCS/TMS、點探測、焦慮癥、維吾爾族的眼動加工機制
為了進一步提高國內眼動追蹤研究的水平,促進各單位或機構之間的學術交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天津市普通高校社會科學實驗室、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部、中國心理學會眼動心理研究專業委員會、北京博潤視動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第八屆眼動追蹤技術應用線上研討班”。
2020年4月4日,北京安定醫院王傳躍教授團隊聯合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楊海波教授課題組在精神分裂癥方面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The attenuated visual scanpath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hilst recognizing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 are worsened in natural social scenes”發表在國際精神病學領域的高水平雜志《Schizophrenia Research》上。該項研究成果表明,眼動追蹤指標有望成為評價精神分裂癥患者癥狀嚴重度和功能受損的特征標記和有效方法之一。
由PST開發的、兼容E-Prime 3.0的EyeLink插件已經開始發售。該工具包允許用戶使用E-Prime圖形編程對象來設計和編制EyeLink實驗程序,包含E-Prime與EyeLink連接所需的所有功能。